放大圖片
實現3季度經濟企穩回升正為中央所期,由此穩增長成為下半年政策主基調,近期各省級政府召開的年中工作會議顯示,下半年穩增長手段仍集中於加快開工和審批一批大項目,僅少數省份提及實施減稅等扶持企業措施。
廣東省長朱小丹在本月20日舉行的全省投資形勢匯報會上提出,要把穩定和擴大投資、扭轉投資下滑勢頭作為穩增長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舉措。廣東還對投資定下具體目標,即下半年全省做到3季度投資增幅穩定在兩位數以上,4季度爭取回到或者超過1季度增幅,努力確保完成全年投資各項目標任務。
湖南省長徐守盛則在18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表示,在重大項目建設、基礎設施投入、中小微企業融資、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抓緊準備,開發和儲備一批項目。山西省長王君、江蘇省長李學勇更直接提出,要把抓投資、抓項目作為穩增長的主要手段。
吸引民間投資 各地鮮有提及
除抓投資、抓項目外,各省對推進改革、為企業減稅降負、吸引民間投資等鮮有提及。記者查閱發現,目前只有山東省政府提出,在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,實施好結構性減稅政策,鼓勵支持民間投資發展。
顯然,投資上項目再次成為各級政府押寶「穩增長」的法寶。過往經驗顯示,在經濟增速下滑之際,地方政府往往投資衝動更強,改革動力偏弱。而在宏觀經濟領域投資、出口、消費「三駕馬車」中,政府最容易掌控節奏和力度的就是投資。
然而上一輪擴張性宏觀政策帶來的通脹效應尚未完全吸收,過度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、投資效率下降的負面效應已經顯現。政府部門並不擅長研判產業佈局和未來經濟效益。國家發改委發佈的信息顯示,目前上馬的很多項目結合了發展清潔能源、淘汰落後產能和產業佈局調整等良好的政策意圖。但追溯發現,目前已呈過剩態勢的光伏、風電設備製造,正是3年前重點審批的新興產業。
上項目或可穩一時增長,卻無法確保中國經濟進入慢通道後平穩無憂。目前,企業經營狀態持續惡化,終將損傷經濟整體,推進改革、為企業減稅降負等是當務之急。 ■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
|